山东师范大学曹莉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讲座

发布者:体育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10-29作者:浏览次数:10

9月25日下午我院召开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和选题布置会以来,10月26日晚,我院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202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专题讲座,特邀山东师范大学曹莉教授为全院师生作科研申报经验分享。学院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及部分学生参会讲座由徐金陆院长主持。

  讲座伊始,徐金陆对曹莉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当前科研工作的重点方向,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学科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,希望与会师生珍惜学习机会,认真汲取经验

随后,曹莉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实践,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核心要点,从六个维度展开深入指导:一是“做科研要先做人——大格局”,她指出科研工作者需始终胸怀家国情怀与学术责任感,以服务国家需求、回应社会关切的长远眼光规划科研道路,将个人学术追求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;二是“做科研要依托大团队、大平台”,强调合作与资源整合的关键作用,鼓励青年教师主动融入高水平科研团队,在协同攻关中突破个人局限、提升研究深度;三是“做科研要依托好区域和学校资源”,建议立足地方特色与学校学科优势,挖掘具有独特价值的选题方向,避免同质化竞争;四是“做科研要打好基础,系统规划”,呼吁青年教师注重学术积累的长期性,通过持续阅读、跟踪前沿、参与课题等方式夯实理论功底,同时制定清晰的科研目标与阶段性计划;五是“做科研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需求”,明确选题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(如健康中国、体育强国、文化自信等),体现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与社会贡献;六是“做科研要深入实践,注重方法技巧”,强调实证研究的基础地位,鼓励结合运动实践中的真问题,运用科学方法开展针对性研究,提升成果的科学性与应用性。

曹莉教授的讲解逻辑清晰、案例鲜活,既有宏观层面的科研理念引领,又有微观层面的申报细节指导,为与会教师厘清了申报思路、解答了关键困惑。现场教师认真聆听、记录,不时就自身关心的选题方向、团队协作等问题与曹教授互动交流,气氛热烈。


讲座最后,徐金陆院长作总结发言。他再次感谢曹莉教授的倾囊相授,并表示,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申报技巧的传授,更是一次科研精神的传递——做科研既要“立大志”,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;也要“下苦功”,以扎实积累与严谨态度打磨成果。学院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科研服务机制,为教师申报项目提供更精准的支持,助力全院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。

本次讲座是体育学院推进“有组织科研”、服务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,为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学院整体科研生态的优化注入了新动能。

 

曹莉教授简介:

博士,山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现任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院长。第五批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,第三批全国高校“黄大年式”教师团队负责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,国家“十四五”时期体育决策咨询专家,2022年、2023年中国高贡献学者,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

  主要教科研业绩: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、重点项目1项,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;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(首位);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(第二位)、第七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(首位);教育部第二批“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”主持人;在《体育科学》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》等发表CSSCI论文53篇、出版著作7部;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首位)。